52小说网 > 异世卡斗 > 第359章:伯夷

第359章:伯夷

作者:旷野之银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52小说网 www.52xs.net,最快更新异世卡斗 !

    舜帝这边不说,这边一行人却是在水镜先生的协调下,开始出兵前往交州那块战场所在。

    而张鲁麾下,专属兵种鬼卒、鬼吏、鬼道祭祀等诸多鬼道兵种更是让人吃惊。

    如此,数方兵马兵合一处,真正朝着交州杀去。通过了解,众人也知道了益州的情况,因为没有那些不必要的争端,是以益州的情况比较好,并没有出现正面的争斗。所以经过协商,有人出兵交州,有人则是

    留守。

    “看众位这般模样,想来也是水镜先生青睐的援兵了?”

    正行军中,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似乎是舜帝麾下大臣。

    “有什么话就出来说,别给我装神弄鬼!”吕布一声冷笑喝道。

    “你神识居然能够锁定我之所在?”那人听到这声暴喝,气势顿失,便是语气也收敛了很多。“即便是能够与刘备军交战,却也不要以为就这般了!”吕布笑道:“诸葛虽然本事不低,但是真正能够绝杀的大招却不多,若是你想找死,我却不介意来个开门

    红!”“经过我们了解,诸葛已经是最顶尖的存在了。所谓绝杀术法不行,也就是不擅武道,坚攻能力略逊。”那人笑道:“但是,却还有关张的武道高手坐镇,阁下敢

    这么说,难道武力还在两人之上?看你这般打扮,却不是白马银枪,也不是五大三粗的壮汉,想来就是那所谓的人中吕布了?”

    吕布微微一笑,却不答话,而是转头对紧随曹操身后的那位招呼道:“恶来,你可知道所谓的五大三粗是什么意思?”

    “兀那厮,什么五大三粗难道说的是俺不成?”古之恶来典韦老大那粗嗓门见状,也明白过来,扯开嗓门喝道。

    “一吕二赵三典韦!”那人笑道:“先前也曾听闻诸位声明,据说比那关张两位还要厉害,今日一见,的确不假!”

    “客气客气!”吕布笑道:“阁下不知道是哪位,想来也应该是名传千古之辈吧!”

    “在下微名伯夷,却不是什么赫赫有名之辈,想来诸位并未听闻!”伯夷笑道。伯夷 尧舜时人,炎帝第十四代孙,共工从孙,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四岳是尧舜时期官职,掌管诸侯事务。此处所说伯夷,是历任四岳官中的一位,

    也是被人们纪念的一位。相传,伯夷为姜姓,炎帝神农氏之裔共工的侄孙。曾担任帝颛顼的大祭司,后为第一代太岳。太岳即华山,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为山高接天,可通天神,而华山在其眼中为第一高峰,故称之为太岳。后因祭祀天神缘故,产生了太岳这一官职,伯夷为第一任太岳。以后的太岳部落每迁一地,不忘崇拜山岳的传统,是

    故产生了四岳(以太岳部落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最高峰,后演变成为官职,由部落首领担任),分管四座神山的祭祀。他们都是伯夷的子孙。

    当然,这个所谓颛顼帝的大臣,乃是所谓的伯夷父,赫赫有名的帝师,伯夷与伯夷父究竟是否为一人,却也不好说。共工的从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大禹治水及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腹之臣。为嘉奖

    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恢复姜姓,封为吕侯,掌管四岳,其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是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伯夷后被尊为吕姓始祖。

    “啥?吕姓始祖?”听到姜军的介绍,吕布不乐意了:“怎么还扯到我头上来了?”“侯爷息怒,这却不是什么需要纠结的事情!”姜军笑道:“此刻出现的还仅仅是姓氏来源而已。你想想,若是出现一个高祖皇帝,或是一个其他什么人,那汉室

    皇族不是更要气死了?其实你们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直接的关系。”

    “伯夷先生,不知道那个著名的颛顼帝师伯夷父究竟是不是先生呢?”姜军笑着招呼道。

    “颛顼帝比舜帝早了不知道多久的,和我能有什么关系?”伯夷笑道:“在下现为舜帝麾下秩宗。”“所谓秩宗,其实可以说是后世六部之中的礼部。”九彩天柱解释道:“不过,后世帝王之礼尚且重要,为六部之一,那远古之时天人之礼,神人感应,重要性不

    言而喻,岂是一般人能够担当的?”

    “如此说来,莫非这伯夷还能够感应神灵不成?”姜军疑惑道。

    “要说感应神灵,无疑就应该先说巫!”九彩天柱笑道。

    这个巫不是后世传说的巫族,而是远古先民之时的巫师。

    象形。据甲骨文,象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小篆象女巫两袖舞形。本义: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

    从字形上来讲,巫上下两横代表天地,意指能够沟通天地之人。巫(Mo),是此字义的本音,古代中原地区,是巫魔不分的,是正当高贵的职业。履行祭、祀、医、卜、算等职责,是部落首领的高级顾问。在社会族群中享有

    至高无上的“天赐之权”。他们的后代被当权者赋予此职业为姓。巫(wu ),此音起源于秦汉之后,当时南方蛊术盛行,经过方言的字义改造和时间的演化,就把蛊与巫术联系起来。再后来就蛊巫不分了,反倒把魔给分出去!蛊巫属于半褒义字,而魔后来就成为真正的贬义字。如今大多数从古代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后裔(现称为客家人的族群),都沿用巫(Mo)音,而不是巫(w

    u )音。巫(wu )音是在建国初期制定拼音规则时忽略的一个字音。

    上古之时,洪荒之中凶兽横行,精怪、妖灵乃至神、怪、鬼、魅等物统辖大地。

    上古之民,尔等祖先,初生于九州之土,于洪水中哀求上天,于山火中挣扎求存,于疫病中伏尸万里,于凶兽爪牙之下血流成河。

    尔等先祖,近乎灭族,痛哭哀嚎之中,愤怨之气直冲九霄,天地震动。

    天心最仁,是时人中有巫人出。悟天道,通天理,有无穷之力。是巫者

    巫者,天地间有人存,平而唯一,相互扶持,是为巫。

    解病痛,解迷惑,解灾劫,解一切痛苦。掌礼法,持传统,使人族绵延流传于九州,是为巫。

    ——《巫颂》血红

    以此颂巫,不可谓没有表达巫之特性,但若是就把远古先民洪荒之中挣扎崛起的功劳全部归功于巫之一身,却也有失偏颇。

    此却先不多说,单说那巫祝、巫师是否与那天人之礼等有所关联,想来应该不会错的。巫出现在中国的历史是很久远的,在原始社会时,由于人类所认识的知识比较少,对这个社会中出现的某些状况不了解,把自然界的打雷、闪电、下雨、火山喷

    发、地震等现象误以为是某个神仙在发怒,整天诚惶诚恐,怕天神一个不爽就降灾患于身上,就如同疾病、瘟疫等。所以原始人类就把某些东西用来参拜,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是神的化身,神是由这些东西衍变而成的,也就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崇拜就有某些仪式,通过这些仪式,人们向神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也表达了自己的某些愿望,比如生子、长寿、希望风调雨顺以求获得丰收等等愿望,而有仪式就得有个领头人,通

    过这种人,组织各种仪式,把众人的愿望传递给神,这类人就被称为“巫”。巫的权力很大,因为他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能够知晓神的旨意,这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可以说如同神的化身了,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因此巫掌握着祭祀、医

    治、部族历史传承等权力。巫与医是同源的,从汉字上看,医最初写作毉,下面是巫字。直到周朝时巫和医才分家。但直到当今一些偏远蒙昧的人们生病时仍会相信巫师可以通过巫术给人

    治病。

    不说巫与医,但是一般而言,想要天人感应,上达天听,无疑是需要巫祝的帮助,巫师的传达,是以这礼部或说秩宗也脱离不了巫的范畴。

    另一方面而言,远古传说也不时有那几位著名的巫出现。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这几个家伙以巫为姓氏,那就是巫无疑。

    最为出名的就是巫咸、巫彭等等,三皇五帝等各代圣皇的传说之中都有其身影或是其传人出现,这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

    当然,这个话说回来,就不得不再次提及到中华的特殊性。

    何出此言?盖因人族之中,不管是传说还是史实,多是以皇权为主,神权为辅。

    三皇五帝等远古传说,多有练气士、仙人等辅助、下凡等等,人皇乃天地人三界帝皇之一,指挥鬼神亦是小事。

    封建王朝自然不用多说,却是有借助教派上位、统治的,但是基本上没有教主、道士什么的君临天下。(明教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问题,且不多说。)

    是以,不说别的,总而言之,虽然也有皇帝求仙,求长生的,但那也不过是帝王长生的私欲,却不是对宗教的信仰,这一点和其他地方却是不同。所谓十字军等那些个东西,大家都清楚,那就是明明白白的为宗教而战,所谓的信仰侵略。当然,不可否认其中有为资源的侵略,但是宗教绝对起到了不小的影响。